一、万数据/智能算力和超级算力崛起,数据中心未来发展机会

1.万数据是中数据中心服务域的企业,以其卓越的托管与管理能力,致力于造与公有云无缝衔接的混合云平台。
2.公司采用VIE架构,其中95%以上的收入来源于VIE子公司。 其业务版图涵盖了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心、B-O-T项目和与GIC合作的超大型数据中心。
3.尽管2018年营收增后有所放缓,2022年仍实现930亿民币的营收,但净利润面临亏损扩大的挑战。 高额负债导致融资成本和折旧摊销压力。
4.万数据的客户群体广泛,大型云服务商和互联网企业是主要服务对象,服务期限通常锁定3至10年。 公司与阿里、腾讯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。
5.截至2022年底,公司运营的机房面积达到516万平方米,大部分已签订合约,显示出其在行业中的稳固地位。
6.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,数据需求井喷式增,政府积极倡导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”,数据中心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特别是在智能算力域。
7.华为预计,2030年数据中心将迎来空前的扩张期,智能算力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。 数据中心作为智能世界的基础,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算力需求。
8.我算力规模的提升与政策支并举,家通过“十四五”规划,力图构建全一体化的数据中心体系,强化资源跨区域布。
9.政府发布的多份文件强调了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,数据中心的规模、部署和分布直接关系到效能,优化布对于资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。
10.在数字经济的强劲驱动下,创新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,企业与家携手,通过系统化的创新,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智能化的未来。
11.总结来说,万数据在数据中心场中的角色日益凸显,尤其是在智能算力转型的浪潮中,其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境况。 随着行业政策的推进和场需求的升级,公司必须把握住智能算力的崛起,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技术创新,以期在烈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。

二、2024年中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趋势

算力先行,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速
1.1东数西算全盘布
算力网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,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提升,面临着耗电、节能、分布与利用率等挑战。 家层面实施了“东数西算”布方,将东部数据送往西部进行运算与存储。 东部地区数据量庞大,数据中心多位于京津冀、三角、珠三角区域,而西部地区电力供应充足,通过“西电东送”满足东部用电需求。 随着西部地区绿电装机量的增加,“东数西算”将促进绿电使用,解决东部用电缺口问题,同时降低数据中心的降温能耗。 家在京津冀银雀、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等重点区域,以及能源与气候适宜的地区布大数据中心家枢纽节点,推动数据中心集群建设。
2021年5月,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方,确定在多个地区建设家枢纽节点。 随后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,涉及8个家算力枢纽节点和10个家数据中心集群全部获批。 2023年9月,六部门联合印发行动计划,强调提升家枢纽节点的算力设施利用率。 12月,家发展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意见,提出到2025年底,家枢纽节点地区新增算力占全新增算力的60%以上,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使用率显著提高,同时初步实现1ms、5ms、20ms时延下的算力网,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%。
1.2智能算力加速发展
我正推进全一体化算力网,包括通用算力、智能算力与超级算搏纯力一体化建设。 智能算力规模占整体算力规模的比例提高到25.4%,同比增45%。 2023年9月,六部门联合发布的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全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,智能算力占比达35%。 智能算力加速发展,有望提前完成2025年全目标。 2023年,我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10万标准机架,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,智能算力占比30%,增速达到70%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,全算力建设有望加快。
1.3地方算力建设政策集中发布
多地政府相继出台政策,聚焦算力基础设施建设。 安徽规划到2025年数据中心机架规模不少于45万架,算力规模14.6EFLOPS,智能算力超过12EFLOPS。 贵州计划到2025年计算供给均衡,总算力规模提升至80EFLOPS,超算与智算占比达到35%。 上海规划到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超过30EFLOPS,占比50%以上。 广东目标到2025年算力规模达到38EFLOPS,智能算力占比50%,建成智能计算中心10个。 江苏到2030年算力基础桐早设施全面升级,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120万标准机架,总算力超过50EFLOPS,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45%以上。 北京集中建设智算单一大集群,到2025年实现45EFLOPS的智算供给规模。
工智能引技术变革
2.1GPU需求增趋势
随着工智能的发展,AI服务器对GPU的需求大幅增,带动GPU需求量显著增加。 英特尔数据中心业务自2022Q2开始连续7个季度同比下滑,从2021Q4峰值73.1亿美元降至2024Q1的30.4亿美元。 AMD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在2023Q2、2023Q3分别下滑11%,2023Q4、2024Q1实现38%和77%的同比增速。 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从2023Q1的42.84亿美元增至2024Q1的225.63亿美元,2024Q1实现同比119%和环比23%的增。
2.2大模型推动工智能加速发展
大模型AI对技术迭代速度、算力与电力需求、行业竞争格和潜在影响产生了深远影响。 技术迭代速度明显加快,大模型AI能力续突破,推动上层应用更新。 算力需求大幅提升,GPU取代CPU成为数据中心主流需求,对电力需求也相应增。 部分行业和个的竞争力受到冲击,大模型在已有域形成工替代,在未知域继续充当辅助工具。 工智能正引第四次工业革命,重塑家间竞争格。
核心产业产化比率续提升
3.1美芯片禁令续加码
美对AI芯片的限不断加强,导致华为等企业面临严重芯片生产问题。 华为手机芯片从自家产品变为高通产品,消费者业务板块收入大幅下滑。 美对AI芯片的出口管加大,对我高端芯片域供给产生全面影响。
3.2华为引产化突围
华为通过构建自身核心能力,成为产厂商的者。 在软件与芯片层面,华为实现了编译器、编译语言、鸿蒙作系统、GuassDB数据库、MetaERP、EDA软件的突围与自研。 华为在工智能域也实现了完整的产品覆盖,带我工智能产业实现产化突破。
3.3产化比例提升
产化正呈现出全面落地的趋势。 自2021年以来,我自用集成电路进口比例续下滑,已从94%降至77%。 运营商采购中,产服务器采购比例逐年提升,电信服务器集采产化率已达27%。 移动在AI服务器集采中,产化比例达到70%或100%,新行业记录。
4、数字化转型续深入,数据要素价值亟待释放
4.1数据要素的基础度建设
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之一,其开发与利用的度续完善。 数据资产属性得到明确,权责、使用、开发、价值评估、收益分配、信息披露等得到规范。 家数据的成立,推动了数据资产的全过程管理,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。
4.2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交易价值
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,在交易中发掘出新的价值。 从信息化、云化、集中化到智能化,数据积累与交易推动了系统智能化,为经济提供了新的增点。

点赞 (7337) 收藏 (7337)

三门峡大数据中心属于什么单位

云计算背后不需要计算机吗

学云计算专业有前途

欧洲vpswindows直播

云计算运维工程师面试技巧和方法